法援中心律师为唐鲁兵等十余名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进行法律援助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7/2/21 14:22:37 浏览次数:4079

“如果没有法律援助,我们的工资怕是没指望了!”说这话时,一脸憔悴的唐鲁兵感概万千。历时一年多的唐鲁兵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案在市法援中心副主任曹辉林的帮助下终于得到圆满解决。
追索劳动报酬无果,10余人工资没着落
2014年12月起,唐鲁兵经老乡马某介绍,先后组织10余人到九龙坡区某小区从事二次结构关模等工作,陆陆续续做到2016年4月份完工,可等到最后完工,大家勤劳付出的汗水钱却没人买单。经唐鲁兵多次向劳务公司催要,直到2016年8月7日,劳务有限公司管理人之一鄢洪才仅出具了结算单,结算金额上写明共拖欠唐鲁兵班组等人劳务费用151885元。数十万元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但现在根本要不到钱,这又咋办啊?“找法院打官司?”“打官司,咱们当初只签订了二次结构劳务协议,没签劳动合同呀,这法院会受理吗”大家伙心里都着了急。
市法律援助基金会畅通绿色通道,为弱势群体实现应援尽援
2016年9月5日,正值追索劳动报酬无果之际,唐鲁兵路经市司法局,看到重庆市法律援助基金会正在开展中华首个“慈善日”以及基金会法律援助工作宣传活动。“我在工地为别人干了活,但是却拿不到钱,遇到了这种问题,你们可不可以帮忙解决嘛?”唐鲁兵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向市法律援助基金会工作人员咨询。此时,在活动现场的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丹丽了解到了这个情况,建议农民工唐鲁兵把所有证据带来,看看能否给他提供什么帮助。随后,在王丹丽秘书长的强力推荐下,市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曹辉林热情地接待了农民工唐鲁兵,在了解他们的情况后当即表示为他们敞开“绿色通道”,第一时间为他们办案讨薪。唐鲁兵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申请法律援助,让农民工也能打得起讨薪官司。
法律援助,诉前调解最终达成共识
2016年9月7日,市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曹辉林接受案件后,了解到唐鲁兵仅能提供自己记录的劳动工天和自然人鄢洪出具了结算单,且结算单上仅提供盘龙工地及结算金额,没有任何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等公司信息。并且其他一起务工的农民工已到外地务工,证人证言难以收集。这无疑增大了办案难度,无奈之下,曹辉林通过上网查询到项目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而鄢洪挂靠的某劳务公司已被工商管理机关列为经营异常名录。
随后,曹辉林主任展开了一系列实地调查、走访。向有关部门了解案件相关情况,得知九龙坡区建设委员会收取施工单位盘龙项目部300余万元保证金,在必要情况下,可以采取有关财产保全措施,在某劳务公司与施工单位决算后拨付工程款时,以未结清工程款为限先行垫付农名工工资。通过这一案件突破口,同时考虑到通过诉讼耗时长,执行难的客观情况,为高效、及时地维护农名工唐鲁兵班组等人的合法权益,曹辉林主任决定先进行诉前调解。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积极争取与多个相关单位联系协调后,2017年1月25日,经与唐鲁兵协商,劳务公司最终兑现了唐鲁兵等人100000元,并承诺剩下的51885元将在3月底前支付,如逾期未支付将按照银行同期逾期贷款利率支付违约金。
“要不是市法律援助基金会提供的帮助,要不是市法援中心曹主任的快速跟进,我们哪能这么快就拿到工资。”2月13日上午,唐鲁兵说到这事仍感慨万千。唐鲁兵等10多名农民工最终在市法律援助基金会的帮助下,通过市法律援助中心律师的介入,追回了10多万劳动报酬,大家伙心里都非常高兴。唐鲁兵夫妇代表其他民工来到重庆市法律援助基金会和重庆市法律援助中心表示感谢并送上了两面锦旗,说道“非常感谢党和政府给我们的帮助,是法律援助让我们讨回了薪酬。”